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乍得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0:32:40  浏览:86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乍得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

中国政府 乍得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乍得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


(签订日期1973年9月20日 生效日期1973年9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乍得共和国政府,为了增进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的贸易关系,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缔约双方保证采取一切可能的、符合两国现行法律和规章的措施,以促进和发展两国间的贸易。

  第二条 两国间的商品交换,应按照两国当时有效的法律和规章,由中国各国营进出口公司和乍得自然人或法人之间签订合同进行。

  第三条 缔约双方同意对有关进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和其他一切捐税,商品在进口、出口、过境、存仓和换船方面的有关规定、手续和一切费用,以及进口、出口许可证的发给,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但上述条款不适用于:由于缔约任何一方成为或将成为某一关税联盟、自由贸易区或类似组织的成员国而取得的优惠和便利,以及缔约任何一方给予邻国的优惠和便利。

  第四条 缔约双方之间贸易业务的支付以双方同意的可兑换的外汇办理。

  第五条 为了本协定的顺利执行,经缔约一方提出要求,双方可指定代表进行商谈,以解决本协定执行中发生的问题。

  第六条 本协定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除非在期满前三个月缔约任何一方提出修改或废除本协定,则本协定的有效期即自动延长一年,并依此顺延。
  本协定于一九七三年九月二十日在北京签订,共两份,每份用中文和法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乍得共和国政府
      全 权 代 表         全 权 代 表
       方  毅         阿卜杜拉耶·乔努马
       (签字)            (签字)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律师第一次开庭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

王卫洲


  当我还在大学读法律的时候,很多人向我告诫,你这样的口才是做不了律师的,做律师需要有一流的口才,能够“将白的说成黑的、死的说成活的,将杀人犯说成无罪”才会是一个好律师。我一直不敢相信哪位律师会有这样通天彻地的本事,不过却有一个深刻的疑问在我心头难以释怀“难道做律师真的就只是只靠好口才吗?”。

  从考取律师资格以后,我就从事起了律师职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体会打破了那种好口才是做律师充要条件的神话。记得我第一次出庭时代理的是一个征地纠纷案件,对方的代理人是两位执业十几年的老律师,担任着当地政府的法律顾问,当时社会各界都传言这两位律师是当地出了名好口才,我的当事人都是一些贫苦的农民,他们和我都非常的担心自己在法庭上会被说的张口结舌。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太丢人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我对案件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我走访了每一个了解案情的人员,并根据这些人提供的线索和产生疑问,到当地省国土资源厅、市县国土资源局和发展计划部门、统计部门、规划部门、建设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将与本案有关的所有材料都收集到手。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我发现了对方的征占土地手续存在很多的缺陷。然后我对这些卷宗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研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卷,到最后的几天那本卷宗竟让我翻得厚了一倍。而这本厚厚的卷宗在我的心里却变得很薄,我感觉我不用看卷就可以自己将它的所有内容说出来,甚至哪段文字记载在第几页的什么位置我都可记得很清楚。然后我把自己的发现的问题以及本案可以涉及到的法律条文以及政策作了彻底的查阅并全部摘录在自己的工作本中。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我仍然很不放心,然后我就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看我的观点在那些方面存在缺陷,猜想对方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面对这些措施我又应该怎样应付然后我又把这些相关条文进行了彻底的查阅并摘录下来。

  紧张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当我在法庭说完被告代理人王卫洲以及代理权限时,对方律师露出一脸的鄙夷的笑,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突然不再紧张,只是在告诫自己“冷静、勇敢,只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就这样我稳定了自己的心态。


  在法庭调查阶段,令人意向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在质证时当我根据以前的总结将我掌握的对方证据的违法性提出时,他们突然大慌,我要求他们出示证据原件,他们竟然没有。甚至他们对我提出的问题不敢作出回答,连一些文件作出的时间,他们都不知。我完全是按照自己以前设计的用法律来提出问题和回答并发表观点,而他们说的却竟全是大白话,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一个知名的大律师竟然执业水平如此的差,让我非常吃惊。在法庭辩论阶段我按照自己的设计将自己掌握的事实情况以及法律依据一口气说出,并将对方的存在的问题用反问的方式提出,而对方的两个律师却只是说了一些他们掌握的情况,他们提出观点时都是说按照法律规定应该怎样怎样,从来没有说过是依据的哪部法律的哪一条,而且地方说的都是和法律不一致。我当时感觉开庭的效果非常的好,我感觉我的发言非常的专业、符合案情并且句句都有法律依据。开完庭后,当事人激动握着我的手说“王律师、我们是不是赢了?”。我去找法官复印庭审笔录,审判员也说“王律师、现在像你这样专业的律师真是太少了,后起之秀啊!”。我顿时感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这时社会传言的好律师一定要多么多么能说的神话在我心中也彻底被打破了。


  法庭采纳了我的观点,在那一天起我将这一次成功的经验总结下来,并且在以后办的任何一个案件都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做,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很完整和成熟的开庭准备方法和规则,在以后的工作中这竟然成了我克敌制胜的法宝,每一次开庭这些充分的准备都让我能在法庭上表现的游刃有余、井井有条,我感谢第一次开庭,是它让我找到了做律师的窍门——勤思多想、充分准备、精心谋划。
  
  我想每一个律师发表观点要是想得到法庭的采纳,他说的话必须有证据和法律支持,那些所谓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死的说成活的,将杀人犯说成无罪”是颠倒是非的、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种全靠一张嘴就能做好律师的说法也是完全错误的。做律师口才并不是最重要的条件,当然有好的口才更好了。做律师主要是要有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勤奋敬业的职业精神、肯钻研究问题的思维态度。在庭审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把事实情况与涉及到的法律全部熟悉的掌握,并要想办法了解对方。开庭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在开庭时把你的准备以及法庭上你想到的、知道的用法律的观点充分表达,并将对方存在的问题深刻的揭示。可惜现在这样的律师已经很少了,我们很多的同行在办案时基本上不做什么准备,只是带着自己的一张嘴去了,到法庭上完全没有按照法言法语说出,而是一通胡说。这真是我们律师界的悲哀、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悲哀。

  笔者在此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无意指责各位前辈、更无意显示自己的才华,只是希望有这种现象的前辈们能够改正,也希望后来的新人能够吸取教训、吸收经验。



废止的部门规章

国家知识产权局


废止的部门规章(第16号)



  经决定下列部门规章予以废止,现予公布。

1.中国专利局第十四号公告(1986年5月6日)

2.中国专利局关于受理台胞专利申请的意见(1987年12月18日)

3.中国专利局关于受理台胞专利申请的补充规定(1989年4月19日)

4.专利收费标准(1985年1月19日)

5.关于申请费的补充规定(1986年2月5日)

6.申请专利费用减缓办法(1992年8月18日)

7.申请专利费用减缓办法的补充规定(1992年10月10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行政复议规程(试行)(1991年12月29日)








                                   局 长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