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宿迁市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0 23:28:17  浏览:92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宿迁市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政府


宿政发〔2004〕80号


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宿迁市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人民政府

二OO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宿迁市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发挥地下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宿迁市城区、市经济开发区、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以及宿豫新区、宿城新区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地下水资源,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含地热水和矿泉水)。
第三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辖区内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义务,对浪费、破坏和污染地下水资源的行为有权予以检举和控告。
在开发、利用、保护、节约、管理地下水资源以及进行地下水资源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开采管理
第五条 地下水应当分层开采,禁止潜水和承压水以及承压水之间混合开采。城市供水主管网到达的地区,严禁开采地下水;管网未到地区要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审批新凿深井。加强浅层水源井的管理,自来水管网通达后坚决予以封填。
第六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生产建设项目布局,应当与地下水资源条件相适应,严格控制大量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

第三章 用水管理
第七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本地区地下水状况及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地下水年度取水计划,向取水单位和个人下达取水计划,对年度取水实行总量控制,并监督检查取水单位和个人用水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八条 直接取用地下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和免予取水许可以外,须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按照取水规定取水。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或重新申请地下水取水许可的,应当向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预申请,并附具审定的建设项目地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第十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取水计量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更换。
新批准取用地下水的项目,取水单位和个人必须安装智能水表等新型取水计量设施;原有批准取用地下水的项目,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尽早以智能计量设施更换原有计量装置,提高取水计量精度。
第十一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地下水年度取水计划取水。需要调整取水计划的,须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超计划取水的,对超计划取水部分,按照《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规定加价征收地下水资源费。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节约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取用地下水的,建设单位申请取水许可时,应当附具节水措施和配套节水设施设计方案;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节水设施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取水。
已建成项目未配套节水设施的,应当逐步进行配套建设。
第十三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一水多用、循环用水等措施,提高地下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第十四条 各地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节水工艺和节水设备,鼓励节水技术研究,积极推进节水示范企业建设。
第十五条 年取用水量10万吨以上的用水单位应当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强用水管理,减少漏损,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五章 封井措施
第十六条 对宿迁市城区、各经济开发区及宿豫新区内尚在使用的深井,应根据不同情况严格管理,实施封填,

第十七条 封井费用由取水户承担。封井后须经验收,并将取水许可证、水源井牌交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封井任务的取水户,依法吊销取水许可证,强行封井,并按《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八条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封井工作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市、区成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物价、公安、城管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对封井工作进行严格督查。市政府根据封填情况,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封填工作。


第六章 规费征收及相关处罚
第十九条 对经批准抽取地下水的单位,按抽取水量足额征收地下水资源费,同时按实际排污量征收污水处理费,具体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对计划内封井的单位,在封井期限前应按标准足额缴纳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各项费用。
第二十一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除按本规定第五章进行处罚外,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采取用地下水的;
(二)擅自启用报停报废深井的;
(三)没有按计划如期封井的。
第二十二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凿深井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开采取用地下水的;
(三)对停用的深井未办理报停手续的;
(四)未按规定封填深井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4年6月10日起执行。各县可参照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计委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0年9月19日,国家计委

为了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其在我国的科技和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将修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原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同时作废。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自1984年实施以来,已有七十一个实验室投入建设,其中半数以上已经建成,并向国内外开放。从1989年起,为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始修订1987年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以适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开放和管理的需要。1990年4月,国家计委曾将修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草案提交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次工作会议的代表进行修改和讨论。
新修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主要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计划程序、项目实施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原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增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试行规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统计年报》(另发)两个附件,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

一、总 则
根据我国科技发展方针,为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科学技术的储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本着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国家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装备一批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创造较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使其逐步发展成为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

二、立 项 条 件
(一)项目范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卫生部系统,侧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鼓励上述部门联合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实验室,并且鼓励产业部门和企业同高等院校、中科院研究所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实验室,以推动新思想、新原理不断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造就和培养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项目条件。有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申请国家资助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应属国家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或具有开创性的学科特色。根据科技战略发展的需要,国家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将发布项目建设的指南。所申请的实验室一般还应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1.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特色,坚持在科学前沿上进行探索和积累;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要符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在高层次上面向经济建设,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若干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上提出比较明确的近、中、远期的研究目标,并且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2.实验室要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以及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技术队伍,要有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有明确的学术思想及正派的学风;
3.实验室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学术水平、人才培养、承担任务方面要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4.依托单位经由主管部门核拨的科研事业费,能够保证实验室开展工作的基本需要,并能保证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学术活动条件。

三、计 划 程 序
(一)国家计委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根据科技、经济发展需要和经费总预算(包括专项资金),制定并发布项目指南,及经费控制数。
(二)申请国家资助的实验室,必须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由主管部门根据项目指南,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初步评定或招标,按学科分类和评定的排序报国家计委,联合实验室需由各方主管部门共同申报集中建设。主管部门在申报实验室的同时,应做好资助实验室开放运行的费用预算。
(三)国家计委根据部门初步评定的意见,在组织高层次专家组的评审推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提出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初稿,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草案)。
(四)国家计委委托主管部门负责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前期工作。列入国家建设计划的实验室要提出建设报告,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和论证,在此基础上编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作为建设实施的基本文件和购置设备、验收评议的主要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由主管部门审批,批准的总经费和外汇额度不得超过国家计委下达的控制数。科研方向、任务或建设内容有重大变动的,需征得国家计委同意后再行审批。项目执行过程中,建设经费自行超出部分应由承担单位负责,项目不得因此延长建设期限。
(五)国家计委根据年度财力情况,在审定主管部门批准的有关实验室计划任务书和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商各主管部门后,制定年度实验室项目建设计划,作为全国科技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组织实施。

四、项 目 实 施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建设期限为二至三年。凡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国家和部门都应根据这一进度要求安排资金。
(二)国家资助实验室的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先进适用的仪器、设备及引进必要的技术软件等,不作为课题研究经费及日常运行经费。
(三)实验室用房及水、电、汽等配套条件,要尽量利用现有设施调剂解决。必须新、扩建的,应纳入国家下达给各主管部门的预算内基本建设计划提前或同步进行安排,所在地区的计划部门,对此应给以必要的支持。
(四)实验室建设项目需由国家安排的外汇,要根据国家外汇的情况由国家计委核定后纳入国家新技术、成套设备引进计划,在开建年度一次下达,或分年度下达成交额。在成交过程中,需跨年度结转的,年底前由各主管部门统一报国家计委,按规定办理。
(五)实验室装备的仪器、设备、装置等在国内加工所需材料及基建所需物资,应纳入主管部门的物资供应计划。
(六)实验室建设要确定项目负责人,在建期间,根据计划任务书进行仪器、设备订货,督促承担单位完成实验室的配套建设,并于每年11月份负责向主管部门汇报上述工作进展情况。所有按计划进行建设的实验室,都要填报由国家计委编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统计表格。主管部门对不能在职工作半年以上的项目负责人,应重新调整人选。
(七)实验室在建过程中,如发现与原计划有重大偏离,经过计划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可以调整建设计划,或撤销原项目。
(八)实验室建成后,由国家计委委托主管部门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按实验室计划任务书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评议和验收。(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大纲》)。
(九)对长期不能按计划验收的实验室,国家计委责成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小组,协调解决问题,并进行内部通报。

五、管 理 体 制
(一)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及运行期间的管理和政策性指导,承担单位要对实验室实行直接管理。
(二)运行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实行边建设、边开放。建成验收后的实验室必须全面开放,并且要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荐的研究项目优先开放。
(三)实验室主任聘任制。实验室建成后,要成为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由主管部门聘任主任一人,全权负责实验室的工作,任期由主管部门决定,主管部门对在任职期间需外出超过半年以上的实验室主任,应及时调整。
(四)学术委员会。实验室必须设独立的学术委员会,它是实验室的学术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决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审定研究课题,监督经费使用,协调开放事宜,组织论文答辩及成果评价。一般学术委员会人员总数不超过十五人。学术委员会应该尽可能地吸收外部门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参加,本单位的科学家不应超过三分之一。联合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各联合单位的科学家不超过二分之一。
(五)科技人员编制。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应核定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编制,要特别注意采取特殊政策稳定实验室的固定技术队伍,以保证实验室的开放与运行。为促进科研人员的流动和学科的相互渗透,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编制不应超过参加研究工作人数的半数,大部分应为客座研究人员。要注意吸收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并要努力吸收有成就的出国留学、进修人员回国参加工作。
(六)经费。实验室的经常费用(包括基本运行经费)由部门科研事业费支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评估合格的实验室,将其实验室研究指南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实验室在向社会开放的环境中,通过自己工作质量和研究水平的竞争获得经费资助。
(七)评估。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试行规则》,对验收后开放满三年的实验室进行专门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对外公布。在学术上或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对国家有重大贡献,能够集聚人才,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实验室,国家将根据财力继续资助以提高其科研能力,使之逐步发展为世界水平的实验室。对连续两次评估不合格的实验室,对长期建设不能开放和发挥作用的实验室,将取消其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格,国家有权调动其已装备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或通过其它方式进行处理。
(八)国际合作。除少数特殊专业及课题外,国家鼓励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向国外开放,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可以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成员、顾问或从事合作研究,也可以同国外有关单位联合办实验室,联合培养人才。具体实施计划,可根据不同情况,由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按外事规定审批。
(九)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的需要,国家计委商有关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统计年报(试行)》,各个实验室从项目建设开始就应建立统计报表制度,配备专人负责统计,统计结果每年上报一次,作为年度计划检查、实验室运行费核拨及验收开放实验室的定量评估依据。
(十)刊物。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办了综合性学术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结果将在刊物上公布。

六、附 则
本管理办法由国家计委负责解释。
各主管部门可据此制定相应细则。

附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承担单位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工作基础及国内外水平、发展概况(包括国内同行情况)
三、主要研究工作规划、设想及预计达到的目标、水平
四、已具备的实验设备条件和需要配置的设备
五、科技人员状况及培养研究生能力
六、建设规模及经费概算(包括外汇额度)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实验室项目负责人
九、承担单位对配套条件支持及经费预算的意见
十、主管部门意见

附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承担单位,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
三、主要研究内容,学术思想及预计达到的研究目标、实验能力
四、科技人员配备及培养研究生能力的预测
五、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包括外汇额度)
(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
(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的资金及计划落实情况
六、由主管部门核拨的基本的科研事业费
七、联合、开放设想,学术委员会主任提名
八、实验室项目负责人
九、专家论证意见
十、承担单位意见
十一、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附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大纲
(一)验收对象
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按计划建设起止年限列为计划验收的项目。
(二)验收依据
1.《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中制定的方针和原则;
2.经各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3.建设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批复的有关文件及拨款文件。
(三)验收内容
1.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否清楚,近期和中期的研究目标是否明确;
2.经过装备的实验室具备何种实验条件及水平,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及科研成果,有无创新及突破性成就;
3.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构成、科技人员配备及学科配套情况是否得当;
4.人才(包括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及水平;
5.建设经费使用和仪器配备是否适当,独立核算的财务账目支出是否清楚;
6.实验室开放评价。实验室开放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开放的课题指南是否已提出,已开放的课题内容及承担情况;
7.管理水平及学风评价;
8.由主管部门核拨的基本的科研事业费和必要的开放研究费用落实情况;
9.配套及支撑条件落实情况;
10.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发展设想。
(四)验收方式
1.被验收的实验室应根据第三项所列验收内容,提供建设总结报告、经费决算报告,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
2.主管部门组织精干的验收检查小组(一般不超过7人),根据验收内容和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进行设备、人员到位检查,并提出检查意见;
3.由国家计委委托主管部门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验收专家名单,(一般不超过十人),属于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在验收专家委员会中不超过三人,组成验收专家委员会,听取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和检查小组的意见,进行各种形式的实地考察,对实验室的学术发展和研究能力以及开放运行准备工作进行评议,采取书面或集中开会等方式,由专家委员会主任主持评议并提出验收专家委员会评议书;
4.由主管部门审核全部验收文件,在落实解决验收工作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后,任命实验室主任,批准聘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批准实验室全面开放。
5.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报送国家计委,并抄送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五)验收文件
1.被验收实验室的总结报告,验收检查小组意见及验收委员会评议书。

附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试行)
一、总 则
1.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特制订本规则。
2.为了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好地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的方针,创造必要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使其真正成为能够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以便在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国家计委定期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
3.凡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并验收合格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应参加统一组织的定期评估。原则上验收后每运行三年评估一次。
4.评估原则是: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评估工作实行定量数据统计与定性评议相结合,学术专家与管理专家相结合,书面材料的评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5.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员会)负责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在评估过程中,基金委员会应与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和农业部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科学家及管理专家的作用。
6.评估结果公开发布。对优秀实验室,国家有关部委将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继续给以多方面的支持,以提高其科研能力,使之逐步发展为世界水平的实验室。评估结果不合格者,有关部委应对其采取具体措施,跟踪检查,限期改进;再次评估仍不合格者,将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格。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1.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意义。
2.承担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及成果水平。
3.研究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
4.开放程度。
5.管理水平。
三、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1.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由定量数据统计和定性评议两部分组成。鉴于实验室的多样性和目前可用数据表达的指标的实际情况,本规则试行期间,定量数据权重及定性评议权重定为4:6。定量数据统计计分和定性评议分加权相加得出评估总分,满分值为100分。
综合评估体系见附一。定量数据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内容,计分标准与方法见附二。
2.定量数据采用评估前三年的数据(不含当年),被评估实验室必须严格按规定要求如实填报,经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后,送基金委员会计分。如发现填报内容不实,将退回有关主管部门重新填报,并酌情扣分。
3.定性评议由专家以投票方式,按量化指标计分,并由评估专家组给出书面评估意见。定性评议应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其进步。定性评议还应注意各实验室学科的不同、类型的不同,发展速度和潜力,以加强评估结果的可比性。
四、评估的组织和程序
1.国家计委公布每年进行评估的实验室名单,评估的具体日期由基金委员会确定并通知被评估实验室。
2.实验室须在评估前三个月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申报报告》,经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后,在评估前两个月送基金委员会。《申请报告》的内容、格式、要求见附三。
3.定性评估工作由基金委员会按实验室性质组织专家评议小组,对实验室进行学术和管理方面的评议。在评估过程中应实行回避制度。
4.定性评议前主管部门应向基金会提供所属被评估各实验室管理水平方面的书面意见,供定性评议时参考。
5.定性评议专家除审查《评估申请报告》及了解定量数据统计得分外,还应进行实地调查或听取实验室负责人汇报、答辩,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评分并给出书面评估意见。
6.在专家评议和听取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基金委员会对各实验室的定量、定性评议结果进行综合审议,提出当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报告,报国家计委批准公布。
五、附 则
本规则自公布起试行,解释权属国家计委科技司。
附件:
(一)综合统计指标体系;
(二)实验室评估指标计分细则;
(三)实验室评估申请报告。
附件(一):
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成果。 (20)
①研究成果/人·年 --国内外发表论文、专著,鉴定成果、
定 (40) 国内外专利、技术转让数目。 (20)
量 ②任 务 --承担国家项目、省部委重大项目、
数 (15) 国际合作及横向课题数。 (15)
据 ③人才培养/人·年 --培养各类研究生人数。
统 (15) 研究生毕业人数;青年基金项数。 (15)
计 人员开放程度。 (6)
指 ④开 放 度 --课题开放程度。 (7)
标 (20) 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7)
(100)⑤设备利用率 --仪器设备的机时利用率。 (10)
(10)
综 研究方向和课题的科学意义和
合 应用前景。 (10)
评 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5)
估 研究工作和成果的行进性创造性。 (15)
指 ①学术水平、工作 --学术交流与合作。 (5)
标 进展及应用前景 国际获奖和重大仪器装备的研制。 (5)
体 (40)
系 研究队伍的总体素质和学术风气。 (5)
定 研究队伍结构的合理性。 (5)
性 学术带头人的水平及作用。 (8)
评 ②队伍建设和 --吸引和培养人才、在职人员进修培训。 (5)
议 人才培养 优秀中青年的能力、水平,学
一 (35) 术接班人成长情况。 (8)
指 客座人员的水平及作用。 (4)
标 领导班子及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8)
(100) 实验室规章制度、环境和安全。 (5)
科研计划、课题及经费管理。 (3)
③管理水平 --实验条件及设备、图书资料管理。 (3)
(25) 开放条件、后勤保障与依托单位的
支持。 (6)
附件(二):实验室评估指标计分细则
一、数据统计指标
定量数据只统计评估前三年内的数据(不含当年),以前的数据不统计。计分标准含标准绝对分值和相对分值两类,相对分值应按第6条所述方法换算为相应的绝对分值。

1.研究成果(相对分)
------------------------------------------------------------------------------------
| | 获 | 国 家 级 | 部委(省)级 |国际|其|
| | 奖 |----------------------------|----------------------------| | |
| |〈项〉|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获奖|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论文数(篇) | 专著(册) |
| | 完 |----------------------------------------------|--------------------|
|研| 成 |国际 会议|全国性会议| 刊物发表 | | |
|究| 论 |----------|----------|----------------------| | |
|成| 著 |特邀|分组|特邀|分组|国外|国内核|国内一 | 中文 | 外文 |
|果|〈篇〉|报告|报告|报告|报告|刊物|心刊物|般刊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批准发明专利(项)|已鉴定成果(项) | 技术转让 |
| |专果 |------------------|------------------|----------------------------|
| |利应 | 国内 | 国外 |项数|效益(万元)| 项数 |经济效益(万元) |
| |成用 |--------|--------|----|------------|--------|------------------|
| | | | | | | | |
------------------------------------------------------------------------------------
说明:〈1〉研究成果(包括获奖、论著、成果、应用、
专利等)各项内容分四种情况填报,在项
数后括号内加脚符,并按不同情况计算分
值:
a.完全由实验室完成,按100%计分;
b.以实验室为主完成(实验室为项目主
持单位或课题负责人),按75%计分;
c.实验室为合作者之一,按50%计分;
d.实验室为一般参加者,按25%计分。
例如:有一项国家一等奖是完全由实验室完成,则在国家一等奖栏内填“1(a)”;有一项以实验室为主完成,另二项为一般参加者,则在相应栏内填:“1(b),2(d)”。若填报时不加脚符,则一律视为(d)类。
〈2〉一个成果如受两级奖励,只报一次高级别
的,不得重复统计。发表论文、专著以及
专利等也均不得重复统计。凡未正式批准
的获奖成果和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以及论
文摘要,一概不统计。获奖都要注明类别。
〈3〉刊物均指在国际、国内正式发行的学术刊
物。国内核心刊物,指全国性的一级学会
或中央各部委主办的学术刊物,国际会议
包括在国内举行的国际会议,未正式发表
或会议张贴论文等不予统计。特邀报告限
于正式邀请在大会上宣读的学术报告。专
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不包括译著、
实验室的年报和学术会议论文集,但包括
正式出版的研究生专业教材。
〈4〉成果指按国家科委规定经组织评议鉴定的
研究成果,须附有鉴定或视同鉴定证明。应
用成果推广及经济效益,请附证明。
计分标准:〈1〉获奖成果(相对分)
----------------------------------------------------------------
|授奖级别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四等 |
|--------------------|--------|--------|--------|--------|
|国家自然科学奖 |1600|800 |500 |300 |
|--------------------|--------|--------|--------|--------|
|国家发明奖 |1200|600 |400 |200 |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200|600 |400 |200 |
|--------------------|--------|--------|--------|--------|
|部委、省(市) |500 |300 |100 |50 |
|------------------------------------------------------------|
|若某类奖设有特等奖,其权重为相应一等奖的二倍。 |
----------------------------------------------------------------
〈2〉论文、专著及专利
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每篇 20
国际学术会议分组报告每篇 15
大会特邀报告另加 15
核心期刊发表每篇 20
一般期刊发表每篇 10
国内学术会议发表每篇 5
属特邀报告另加 10
外文版专著每册 150
中文版专著每册 120
〈3〉成果、专利和应用
已鉴定成果每项 40
国内外批准发明专利每项 50
技术转让每项 20
〈4〉按上述计分标准计算出总分值,再除以全室的总
(人·年)数得研究成果的相对分值。
2.承担任务(相对分)
--------------------------------------------------
| 承 | 国家任务 | | | | |
| 担 |----------------------|省| | | |
| 课 |国家|‘863’|国家|部|横|国|其|
| 题 | | | |委|向|际| |
| 数 | | | |课|协|合| |
| ∧ |攻关| 计划 |基金|题|作|作|它|
| 课 |----|----------|----|--|--|--|--|
| 题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课题的填报与成果填报方式相同,分四种情况
填报,在项数后括号内加脚符,不加脚符时,则
一律视为(d)类,并按不同情况计算分值。计
算方法与研究成果计分法相同。填报时不得重
复统计。
〈2〉国家攻关按四级课题计算、“863”计划按三级
课题计算;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及部门下达重点
计划的课题按二级课题计算。国家基金一般项
目按课题数计算。
〈3〉国际合作指已有协议并批准的课题。
〈4〉“其它”是指其它的国家或省部委课题,不包括
开放课题。
评分标准:国家攻关每课题 12
“863”计划每课题 12
国家基金每课题 12
国际合作每课题 15
省、部委级重点每课题 10
横向协作每课题 8
其它每课题 5
3.人才培养(相对分)
--------------------------------------------
| | | 在读 |已毕业 |青年基金|
| |类别 |(人年)|(人数)|(项) |
|人|------|--------|--------|--------|
|才|博士后| | | |
|培|------|--------|--------|--------|
|养|博士生| | | |
| |------|--------|--------|--------|
| |硕士生| | | |
--------------------------------------------
研究生包括在实验室统计期限以内在读的研究生以及本实验室接受外单位委托代培的研究生,已毕业研究生数指在统计年度内毕业人数。
评分标准: 博士后每人年 8
博士生每人年 5
硕士生每人年 2
博士生毕业一人加 5
硕士生毕业一人加 2
青年基金每项 3

研究生培养得分为人均计分即全室总得分值除以全室固定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人员的总(人·年)数。
4.开放程度(相对分)
A.人员开放情况
----------------------------------------------------------
| | | | 固定人员 | 客座人员 |
| | |总|----------------|----------------------|
| |职 |人|研究|技术|管理|校(所)|校(所)|国|
|研|称 |数|人员|人员|人员|内人员 |外人员 |外|
|究|----|--|----|----|----|--------|--------|--|
|队|高级| | | | | | | |
|伍|----|--|----|----|----|--------|--------|--|
|∧|中级| | | | | | | |
|人|----|--|----|----|----|--------|--------|--|
|年|初级|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说明:〈1〉表中的固定人员不包括在读研究生,客座 人员可包括研究生,但不得重复统计。
〈2〉所有人员只统计实际到室参加工作的人 数,挂名而未到室人员不予统计。
〈3〉客座人员指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人员,不包括临时聘请的仪器设备维修人员。也不包括仅来室使用仪器设备而不参加本实验室研究课题的人员,人员的统计以人·年为统计单位,并将根据不 同情况加权计分。高级人员每年累计一周以上按0.2人·年计算,两周以上按 0.5人年计算,两月以上按1人·年计
算。
国外客座人员系数:1.2
国内客座人员系数:1.0
校(所)内客座人员系数:0.4
固定人员系数:1.0
〈4〉实验室人员开放程度:
人员开放度=客座人员(人·
年)/〔固定人员(人·年)+客座
人员(人·年)〕
计分标准:人员开放情况得分系按人员开放度计分,
--------------------
|人员开放度|计分|
|----------|----|
|>0.5 |6 |
|----------|----|
|>0.4 |5 |
|----------|----|
|>0.3 |4 |
|----------|----|
|>0.2 |3 |
|----------|----|
|>0.1 |2 |
--------------------
B.课题开放情况(绝对分)
------------------------------------------
| 学委会审批的开放课题 |
|--------------------------------------|
|固定|校内|校外|国外|总|课题开放度|
|人员|客座|客座|客座|数| |
|----|----|----|----|--|----------|
| | | | | | |
------------------------------------------
客座课题占课题总数的比例即课题开放度。
客座人员承担课题指客座人员担任课题负责人或承担其中主要研究工作的课题。校(所)内客座人员,指非本室编制的本校(所)客座人员。
计分标准:
--------------------
|课题开放度|计分|
|----------|----|
|>0.5 |7 |
|----------|----|
|>0.4 |6 |
|----------|----|
|>0.3 |5 |
|----------|----|
|>0.2 |3 |
|----------|----|
|>0.1 |2 |
--------------------
C.学术交流情况(相对分)
----------------------------------------------------------------------------------
|学|主办国际学术|主办国际双边|主办国内学术|参加国际| 来室讲学| 应邀讲学|
|术| | | | | 专家人次| 人 次|
|交| 会议次数 |讨论会议次数| 会议次数 |学术会议|----------|----------|
|流| | | | |国内|国外|国内|国外|
| |------------|------------|------------|--------|----|----|----|----|
| | | | | | | | | |
----------------------------------------------------------------------------------
计分标准: 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每项 20
主办国内学术会议每项 10
主办双边学术会议每项 10
参加国际会议每人次 3
来实验室讲学的外国专家每人次 5
来实验室讲学的中国专家每人次 3
出国讲学每人次 5
在国内讲学每人次 3
5.设备使用部分(绝对分)
--------------------------------------------------------------------------------------------
| |10万元| 总标准 | 研究工 | 服务性 | 维护 | 故障 | | |
|设|以上仪 |机时(K)| 作总机 | 工作总 | 总机时| 总机时|总机时率(%)| |
|备|器总台 |(K=台×|时(D) |机时(E)| | |(D+E)/K| |
|利|数 |1800 |(小时) |(小时) |(小时)|(小时)| | |
|用|(台) |小时) | | | | | | |
|率|--------|----------|----------|----------|--------|--------|--------------|--|
| | | | | | | | | |
--------------------------------------------------------------------------------------------
说明:〈1〉本表所指仪器设备系价值10万人民币(或2万美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包括自制设备。
〈2〉研究工作总机时仅指研究工作实用机时,不是指通电机时。
〈3〉标准机时定为每台1800小时。
〈4〉总机时率为(D+E)/K。
〈5〉设备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须扣2分。
计分标准:设备利用得分
----------------------------------
| 总机时率 |设备利用得分|
|----------------|------------|
|>95% |10 |
|----------------|------------|
|95----90% |9 |
|----------------|------------|
|90----85% |8 |
|----------------|------------|
|85----80% |7 |
|----------------|------------|
|80----75% |6 |
|----------------|------------|
|75----70% |5 |
|----------------|------------|
|70----65% |4 |
|----------------|------------|
|65----60% |3 |
|----------------|------------|
|60----50% |2 |
|----------------|------------|
|<50% |1 |
----------------------------------
6.定量数据统计指标的计分办法
定量数据统计的各项指标除人员、课题开放度和设备利用得分为绝对分值外,其它都是相对分值,需进行换算。
换算的方法是:设Xi为被评估实验室该项指标的统计分值,Ai为所有被评估实验室该项指标的平均值,Amax为所有被评估实验室中该项指标的最大值。该项指标的满分值由评估指标体系给出,实验室该项指标得分Yi:
Yi=满分值×〔(0.60+0.40)×(Xi--Ai)/(Amax--Ai)〕
并规定Yi的最低值为:Yi=0.1×满分值
经过换算得到的各项指标的数值总和即为该实验室的定量总分。
二、定性评估指标
定性评估,由每个评估专家根据实验室情况综合考虑,按定性评估计分标准计分(计分标准见下表),评估小组给出书面评估意见。
附件(三):实验室评估申请报告(格式)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主任: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电报挂号:
一九 年 月 日填报
(续表)
--------------------------------------------------------------------------------------
|实| 名 称| |编 号| |
|验|--------------------------------------------------|------|------------------|
|室|建成验收日期| 前次评估日期 | | |
|--|--------------------------------------------------|--------------------------|
|实| 姓名 | | 出生 | 19 年 月| 民族 | |
|验|--------|--------------|--------|------------------------------------------|
|室| 职称 | |学科专长| |
|主|--------|--------------|--------|------------------------------------------|
|任| 职务 | |最后学位|A.博士 B.硕士 C.学士 |
|--|--------|--------------|----------------------------------------------------|
|学| 姓名 | |出生| 19 年 月| 民族 | |
|术|--------|--------------|----------------------------------------------------|
|委| 职称 | |学 科| |
|员| | |专 长| |
|会|--------|--------------|------|--------------------------------------------|
|主| 职务 | |最 后| A.博士 B.硕士 C.学士 |
|任| | |学 位| |
|--|------------------------------------------------------------------------------|
|依|名称| |主管部门 | |
|托|----|----------------------------------------|----------|------------------|
|单|性质| A.高等院校 B.科研单位 C.其它 |邮政编码 | |
|位|------------------------------------------------------------------------------|
| |详细地址| |
|--|------------------------------------------------------------------------------|
|承| 国家任务 |省| | | | 学委会审批的开放课题 |青|
|担|----------------------|部|横|国|其|----------------------------------|年|
|任|国家|‘863’|国家|委|向|际| |固定|校内|校外|国外|总|课题开|基|
|务| | | |课|协|合| | | | | | | |金|
|课|攻关| 计划 |基金|题|作|作|它|人员|客座|客座|客座|数|放度 |项|
|题|----|----------|----|--|--|--|--|----|----|----|----|--|------|--|
|数| | | | | | | | | | | | | | |
--------------------------------------------------------------------------------------
(续表)
----------------------------------------------------------------------------------------
| | | 承 担 任 务 研 究 经 费 |设|学委会审批| | |
| | |----------------------------------------------|备|的开放课题|其|合|
| | 年 |国家|‘863’|国家|部委|横向|国际| |运|----------|它|计|
|经| 份 |攻关| 计划 |基金|课题|合作|合作|自筹|行|固定|客座| | |
|费| | | | | | | | |费|人员|人员| | |
|来|--------|----|----------|----|----|----|----|----|--|----|----|--|--|
|源|19 年| | | | | | | | | | | | |
|∧|--------|----|----------|----|----|----|----|----|--|----|----|--|--|
|万|19 年| | | | | | | | | | | | |
|元|--------|----|----------|----|----|----|----|----|--|----|----|--|--|
|∨|19 年|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共青团中央、司法部、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人大常委会决议在全国中小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的联合通知

共青团中央、司法部、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


共青团中央、司法部、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人大常委会决议在全国中小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的联合通知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总政组织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委,国家机关团委,团中央各部各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各政法院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要求从一九八六年起,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公民中普遍进行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决议还提出把青少年作为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对象之一。并强调学校是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关系一代新人健康成长、国家长治久安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

  法制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我国现有在校青少年将近两亿人,其中,中学生四千五百五十多万,小学生一亿三千五百五十万。今天的中小学生,再过几年、十几年之后,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中小学中普及法律常识,努力使每个学生知法守法、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不仅是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措施,也是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础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的大事。

  因此,希望各地团委、中小学校、各级少先队组织和司法部门协同工作,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

  各学校都要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要求班会、队会配合开展法律常识及遵守社会公德的活动;小学和中学要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程。中学生要学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主要内容;对小学生主要是进行法制的启蒙教育,要求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

  为此,《中国少年报》已从十二月十一日开辟法纪教育专栏(内容简介附后),进行法制、纪律和道德品质教育。讲座运用通俗的语言,具体的事例,结合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向少年儿童宣传法律常识和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希望各地有关单位注意运用并采取多种通俗的活泼的形式,扎扎实实地做好少年儿童的法律常识教育工作。

 

 

 

共青团中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





附:



中国少年报法纪教育专栏内容简介

  为了认真贯彻人大常委会关于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在少年儿童中普及法律常识,使他们从小懂得要成为“四有”新人,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有纪律,就要首先遵守国家法律,维护社会公德,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为此,中国少年报决定在报纸上开辟法纪教育专栏,这个专栏从少年儿童的思想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运用通俗的语言,准确地向少年儿童宣传法律常识和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专栏共分十讲,已由司法部审定。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讲:为什么要在少年儿童中普及法律常识——司法部部长邹瑜答中国少年报记者问。

  第二讲:什么叫违法和犯罪。

  第三讲:违法和犯罪要受处罚。

  第四讲:不遵守公共秩序是违法的。

  第五讲:不能伤害珍贵动物,不能毁坏树木。

  第六讲:爱护名胜古迹。

  第七讲: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的。

  第八讲:违反交通规则要受处罚。

  第九讲:公私财产不能侵犯。

  第十讲:不赌博,不看坏画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